瀲江鎮 瀲江鎮位於興國縣境腹地,地處興國縣城,屬丘陵平原區,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瀲江鎮由原瀲江鎮和五裏亭鄉於2000年4月合並而成,鎮政府駐瀲江大道,現有在崗幹部職工102人,內退23人,退休42人,離休1人。 全鎮轄12個行政村,8個居委會,192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12.7萬餘人,總麵積51.6平方公裏。轄有12所村小學,1所衛生院。交通便利,…… 詳細++

肖華(1916年1月21日~1985年8月12日),男,又名肖以尊,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瀲江鎮肖屋村客家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參加過土地革命戰爭、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曆任空軍政委、總政治部副主任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肖華譜寫的《長征組歌》被評為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之一。
生平履曆
1916年1月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工人家庭。他少年時代就投身革命,讀小學時,受到中共地下黨員肖以儒校長、肖以佐教員的啟發教育
1927年春,秘密加入中共黨 組織“青年幹社”。1928年12月,正在興國縣立文蘭閣中學讀初中的肖華,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此後兩次參加興國武裝-。
1929年2月,年僅13歲的肖華參加興國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學習。這年春天,興國建立了共青團縣委,任組織委員。年底,被推選為興國共青團縣委書記。
1930年3月,肖華調入中國工農紅軍任紅四軍軍委青年委員。7月,轉為中共正式黨員。10月,又被任命為特務營三連政委。年底,三連在第一次反“圍剿”中參加了龍岡戰鬥和東韶戰鬥。次年4月,被任命為特務營政委,不久,便帶領部隊參加第二次反“圍剿”主攻方向的戰鬥。
1932年1月,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後,以紅四軍共青團組織的代表,參加了共青團中央召開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後,調任紅十師三十團政委,3個月後,又被任命為紅一軍團政治部青年部部長。在第四、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中,及時召開青年工作會議,激發廣大青年參軍參戰的革命熱情,發揮青年在革命戰爭中的突擊作用。
1933年9月,共青團中央在江西寧都成立“少共國際師”,建製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師,肖華被任命為政委。肖華和師長陳光率部先後參加了閩北拿口戰鬥、黎川東南的團村戰鬥、邱家隘戰鬥,以及1934年4月的廣昌保衛戰,7月的大腦寨戰鬥,8月的驛前防禦戰,10月的石城保衛戰。在這些連續戰鬥中,肖華和師長深入前沿指揮作戰,同國民黨軍隊展開激烈的戰鬥,挫敗敵軍一次次進攻,堅決完成了上級給予的作戰任務。
長征開始時,肖華和彭紹輝指揮“少共國際師”,突破敵人四道-線,打退敵人一次次進攻,完成了掩護軍委縱隊的任務。
1935年1月,肖華調任紅一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在“四渡赤水”戰役中,他隨紅二師四團等部隊進行政治工作,參加戰鬥。之後,率領工作團協助劉伯承同彝民首領小葉丹歃血結盟,使紅軍順利通過大涼山。在十七勇士搶渡大渡河時,肖華在河岸邊親自吹起衝鋒號鼓舞勇士們勝利地渡過天險。在飛奪瀘定橋的戰鬥中,他隨右縱隊沿大渡河東岸向北疾進,並帶領突擊連,一舉攻下鐵絲溝險關,有力地配合了左縱隊勝利搶橋。同年6月,被任命為紅一軍團一師政委。8月,肖華和陳光率領部隊走過茫無人煙的草地。9月,率紅二師作為軍團前衛,攻克甘肅南部的天險臘子口,勝利到達甘南重鎮哈達鋪。接著,調任紅軍陝甘支隊第一縱隊第一大隊政委。10月和-一起率領第一大隊,配合兄弟部隊急襲通渭城,激戰青石嘴,勝利到達吳起鎮。
到達陝北後,肖華率部參加了直羅鎮、東征、西征和山城堡等重大戰役。1936年2月,在東征的兌久峪戰鬥中,親臨前線,指揮作戰,英勇頑強,身負重傷。
抗日戰爭開始時,肖華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政治部副主任,參加了名震中外的平型關戰鬥。不久,肖華被任命為三四三旅政委。1937年11月,肖華和旅長陳光率部進行了廣陽伏擊戰。次年3月,進行午城井溝戰鬥。
1938年8月,-組建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肖華任司令員兼政委。肖華受領任務後,率部很快進入冀魯邊中心區樂陵縣城。隨後,一麵調整領導力量,擴大邊區武裝部隊,廣泛開展遊擊戰爭,迅速打開局麵,一麵對-頑固派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瓦解“冀魯聯防”,打擊反動民團,使冀魯邊抗日根據地得到迅速鞏固和發展。
1939年底,肖華任三四三旅政委兼魯西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次年初,被選舉為魯西行政公署主任。7月,任華北討逆野戰軍政委。其間,兩次發起討石戰役,粉碎了頑固派石友三部的企圖,鞏固了冀魯豫和魯西抗日根據地。
1941年12月,肖華任第一一五師政治部主任,兼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從這時起到抗戰勝利,肖華在山東工作期間,協助羅榮桓指揮山東軍民粉碎了日寇的頻繁“掃蕩”,積極開展對敵政治攻勢,爭取了四股偽軍先後反正,並使之改造成為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在領導整風運動、精兵簡政,開展“鐵的模範黨軍活動”等項工作中,堅持從實際出發,保證了各項運動的順利進行,勝利完成了-提出的各項任務,使山東抗日根據地不斷鞏固和發展。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共中央作出“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重大戰略決策,並電令肖華,統一指揮從山東抽調部隊橫渡渤海,進軍東北。肖華受命後,立即組織精幹的指揮機構,指揮數萬部隊衝破驚濤駭浪,順利到達東北。爾後,立即開展工作,開辟遼東根據地,站穩腳跟。
1946年1月,肖華被任命為遼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遼東省委書記。4月,指揮遼東軍區第三縱隊打敗國民黨軍對本溪的連續進攻。為牽製敵人的主力,肖華和軍區領導果斷地於5月發起了鞍海戰役,此戰役的勝利,對東北戰場以後的鬥爭起了重要作用,受到通電表揚。
1946年10月下旬,肖華審時度勢,抓住有利時機,果斷地組織了新開嶺戰役。集中四縱隊全部兵力,殲國民黨軍二十五師,師長、副師長以下5800餘人被俘,創造了東北民主聯軍首次殲滅國民黨一個整師的先例。
為加強南滿鬥爭的領導,中共中央和東北局成立南滿軍區,肖華被任命為副司令員兼副政委,並任南滿分局副書記。在堅持南滿根據地問題上,率先支持-代表東北局作出的堅持南滿的正確決定。此後至1947年4月初,積極協助肖勁光,指揮四次保衛臨江的作戰,徹底打破了國民黨軍“南攻北守,先南後北”的戰略企圖,改變了東北戰場的態勢。
1948年5月,肖華改任為東北軍區第一前線指揮所政委。下旬,參加了指揮解放長春的戰鬥。在圍困長春戰役中,他和肖勁光認真執行-和東北局“久困長圍”的方針,並及時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口號,經過大量的艱苦的工作,終於爭取了國民黨六十軍和新七軍先後起義和投誠,和平解放了長春。
長春解放後的第三天,肖華和肖勁光又奉命率部日夜兼程南下,參加沈陽 作戰。11月,肖華調任東北野戰軍特種兵司令員,肩負起創建新兵種的艱巨任務。此後,肖華率東北野戰軍特種兵部隊,參加了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肖華於1950年3月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委,同年6月調任總政治部副主任。1954年11月,兼任政治學院第一副院長。1956年繼任總幹部部部長。在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監委副書記。此後,又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監委書記,1959年被任命為-副秘書長。這個時期,他致力於人民軍隊光榮傳統的研究總結和宣傳,發表了許多重要文章,參與領導製定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抱病創作了《長征組歌》。
10年-中,被非法關押達七年半之久。逆境中,他始終堅持原則,堅持鬥爭。1975年恢複工作後,任軍事科學院第二政委,蘭州軍區第一政委、黨委-、甘肅省委書記。1983年6月,當選為六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分管全國政協提案工作。
肖華在中共第八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是第一屆、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肖華於1985年8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9歲。
瀲江鎮 瀲江鎮位於興國縣境腹地,地處興國縣城,屬丘陵平原區,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瀲江鎮由原瀲江鎮和五裏亭鄉於2000年4月合並而成,鎮政府駐瀲江大道,現有在崗幹部職工102人,內退23人,退休42人,離休1人。 全鎮轄12個行政村,8個居委會,192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12.7萬餘人,總麵積51.6平方公裏。轄有12所村小學,1所衛生院。交通便利,…… 詳細++
肖華相關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經曆曆史事件:
平津戰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遼沈戰役 (公元1948年)

四保臨江戰役 (公元1947年)

平型關大捷 (公元1937年)
同年(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
梁必業 (1916~2002)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中將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

陳丕顯 (1916~1995) 福建省龍岩市長汀

郝石林 山東省

朱人俊 (1916~1993) 上海市浦東

龔柯 河南省 + 更多公元191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
梁興初 (1912~1985)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中將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

孫震 (1892~1985)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

盛家興 (1904~1985) 雲南省大理大理市

張柏亭 (1910~1985) 上海市浦東

徐立行 (1911~1985)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上海市浦東

牟能 (1911~1985) 上海市浦東 + 更多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