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淘怎麽開店(18個月淘特吸引超2.4億縣域消費者 下沉市場攻守易形)
淘特駛入了發展快車道。
11月18日晚間,阿裏公布Q2新財報。財報顯示,主打性價比的淘特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年度活躍消費者(AAC)超2.4億,淘特的獨占會員DAU比例已接近50%。從上線到用戶超2.4億,淘特花了18個月,成為了增速極快的App。
與此同時,淘特正在憑實力獲得了越來越多性價比消費者的鍾愛。繼7月獲得蘋果App Store下載總榜月度冠軍後,淘特摘得8月App Store購物App月度下載冠軍,整個8月份連續31天霸榜。
阿裏巴巴集團副總裁、淘特事業部總經理汪海認為,淘特增長是創新服務縣域消費的結果,受益於國家構建的縣域多層次多元化消費場景,淘特直供模式提供的好貨低價滿足了縣域消費者的需求。
某種程度上,淘特的成功,源於它“重新定義”了下沉市場。在淘特之前,下沉市場的消費者被定義為隻愛低價、缺乏個性化需求的群體。但淘特卻認為,低價並不是下沉市場的唯一需求,淘特通過直供模式深耕供應鏈,不但讓好貨低價成為了可能,更通過洞悉下沉市場的潛在需求,同時盤活了產業帶工廠和蓄勢待發的縣域消費。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國鄉村消費品零售額接近3.7萬億元,同比增長17.2%。有觀點認為,淘特的出生一開始是為了在下沉市場防禦競爭對手。如今,隨著縣域消費的噴湧,在新一輪的消費平權浪潮中,淘特已經占得了先機,進入戰略總攻階段。
縣域消費迸發 淘特重新定義下沉市場在阿裏11月18日晚間的電話會議上,淘特成為首個被提及的業務。
電話會議中是這麽描述的:“在下沉市場,淘特為阿裏國內消費者生態帶來增量用戶和活躍度的價值日益體現。本季度淘特的AAC超過了2.4億,和手淘App相比,淘特的獨占會員DAU比例已經接近50%。淘特高性價比的商品以及差異化的用戶體驗受到了消費者的喜愛。另一方麵,淘特致力於發展M2C模式,通過一站式運營加物流解決方案幫助產地製造商直達消費者,本季度這部分訂單量同比增長了近400%。”
這組數據中,“淘特的獨占會員DAU的比例已經接近50%”成為另一個亮點,這說明,淘特與淘寶,已經進一步完成了切割。“淘寶向左,淘特向右”的戰略也越來越清晰。
自今年5月淘寶特價版全麵升級為淘特以來,淘特正一步步走向獨立。今年7月,淘特產品負責人鄒衍表示,淘特正在持續推進和淘寶的“割裂”進程。目前,淘特幾乎切斷了所有和淘寶的跳轉鏈路,而淘寶之外的用戶增長已占淘特新用戶的100%。
更為獨立的淘特,不但穩步推進著拉新淘外用戶的重任,還以全然不同的邏輯“重新定義”了下沉市場的供需。
在打法上,淘特更為簡單直觀。長期以來,不同於 “社交裂變”及砍價等獲客模式,“後來者”淘特在獲客和商家運營的體係上都更直接。
今年雙11,淘特直接上線了為期34天的淘特“特省節”。10月9日至11月11日,淘特向消費者發放至少10億元的各類“請客”大紅包;每天至少一萬份商品直接免單;2500萬件源頭直供貨品一元包郵到家。
鄒衍提到,由於下沉市場目標用戶的手機內存普遍是有限的,淘特還盡可能地縮小了安裝包。
更重要的是,淘特率先意識到,縣域消費正在迸發,下沉市場消費者的需求,早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低價商品,而是充滿個性化的低價好貨。
不同於集中解決需求側消費成本的問題,淘特則通過直供模式解決供應鏈供給成本的問題,通過“短鏈經濟”創造效率價值。事實結果證明,在“低價”和“好貨”的基礎上,淘特逐漸找到了自己獨有的增長節奏:回歸產業電商供需本源,深耕上遊。
“通過產地直供、工廠直供的方式可以做出性價比好貨,帶到更多下沉市場的消費者手中。”今年3月25日,在淘特成立一周年之際,汪海便點出了淘特的差異化發展路線。
創新服務縣域消費,正為淘特帶來源源不斷的增長動力。今年雙11,以小鎮青年為代表的縣域消費者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性價比追求美好生活成為消費主風尚,園藝鏟、花盆等用品對比去年訂單增長2139%,家裝等用品對比去年訂單增長550%,香水、香薰等用品對比去年訂單增長543%。
從淘特如今在AAC上的漲勢可以看出,自誕生之初淘特便洞悉了用戶需求,已經走出了一條由難至易之路。
直連消費者 產業帶工廠從“幕後”走到“台前”淘特之所以能夠走出這條差異化的發展路線,則歸功於淘特在創立之初的一份初心。
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響,國際供應鏈受到嚴重波及,大量海外訂單延遲甚至取消,給外貿工廠帶來了空前的挑戰。轉型做內銷,成為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地外貿工廠的突圍之路。
作為產業帶工廠最重要的內銷平台,2020年3月26日正式上線的淘特,目的就是發揮阿裏巴巴沉澱多年的數字商業、智慧物流、普惠金融等基礎設施能力,幫助中國工廠恢複生意、打開銷路。
在接過下沉市場突圍的重任後,淘特在供給側打通了1688平台,接入產業帶和產業基地,建立起M2C(Manufacturers to Consumer,即生產廠家直對消費者)模式。
該模式下,淘特走出了一條深耕供應鏈的直供之路:一端連接源頭供給,一端連接消費者,具備去庫存、去中間環節、以量定產的特點,通過構建“極短鏈路”去掉庫存、物流、總銷、分銷等中間環節降低成本。
在工廠側,淘特直營於2020年4月1日正式上線,是以產業帶M2C商品為核心供給的線上工廠店。在這裏,工廠不用線上開店,淘特提供銷售趨勢,工廠據此開發新品,再交給淘特運營和銷售,目標是“用最小成本實現工廠數字化”。
依托淘特直供,產業帶工廠從“幕後”走到“台前”,成為供給性價比源頭好物的主角。今年雙11,覆蓋全國近1000個產業帶的工廠通過淘特直連2億縣域消費者,和品牌商一樣直接參加雙11。
不僅是工廠直供。今年3月起,淘特就開始打造全品類源頭直供體係,農產地直供和品牌直供也如同工廠直供一般被提上了議程。通過以銷定產,淘特推動產地合作社量產成為直供采摘產地,同時依托數農和菜鳥等1000個縣域產地倉和30000多個倉配點,淘特讓源頭產地實現計劃產供,去掉中間商、降低損耗,直接供給縣域消費者。
依托產地直供模式,淘特上線農副產品數量環比2月翻2倍,銷售規模環比2月翻5倍。截至9月,淘特“以消促產”帶動全國近500個縣區、11萬農業合作社將農產品賣到五環外。
基於以上,淘特在此次財報中,才有了本季度M2C訂單量同比增長近400%這個成績。淘特直供模式也越跑越流暢。
下沉市場或將攻守易形 誰是“五環外”真正的電商服務者?通過直供模式,淘特成為了產業帶工廠複蘇的重要推動力及產業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主通路。
“淘特的產地直供模式,為產業帶廠商升級轉型帶來了新機會,今年雙11有近3000個直供廠商訂單實現了10倍增長。”淘特運營總經理黃愛珠說。
更重要的是,淘特盤活了蓄勢待發的縣域消費。
在M2C模式下,淘特能夠輕鬆地將縣域需求反饋至工廠端,洞悉下沉市場的潛在需求,成為了淘特的一大能力,並就此拉動了下沉市場潛在的個性化消費。
大量爆品在這一模式下被孵化。以廚房濕巾為例,2021年,淘特濕巾銷售同比去年8月增長2103%,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626%。
可以說,淘特直連工廠造就了一波性價比產供濕巾的消費風潮,帶動更多人使用濕巾。
這也是淘特能在下沉市場走出新路的根本所在。
以這樣的發展速度和痛點解決能力來看,淘特已然成為“五環外”真正的電商服務者之一。今年雙11,在淘特上,縣域訂單占比七成;縣域消費訂單增長4倍;18歲-40歲人群訂單占比45%,引領縣域消費趨勢;生鮮果蔬、米麵糧油和肉禽蛋訂單環比今年3月增長近4倍。
此外,淘特M2C模式已經與國內產業帶和產業基地展開了廣泛合作,包括200萬家產業帶商家、50萬家工廠、超30萬家外貿工廠。
讓縣域消費者玩好,把生活過得更有品質,是連續增長的淘特的目標之一。
11月淘特接入飛豬,上線“玩樂”頻道,涵蓋酒店、交通、度假類目數萬款產品。這被認為是淘特布局性價比玩樂的開始。
上線18個月,對於“五環外”的消費者而言,淘特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它不但滿足了此前長期存在於下沉市場的日常需求,更挖掘出潛藏在消費者內心的深層需求。淘特成了小鎮青年“嚐新嚐鮮”的核心通道,從三亞芒果到“葡萄中的愛馬仕”陽光玫瑰,從斯尼克蘋果到三門螃蟹……“五環內外”的消費平權,自此開始實現。
與此同時,擁有了超2.4億年度活躍消費者的淘特,正在以高速增長持續逼近競爭對手,下沉市場,攻守或將易形也。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