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記者 | 王鑫
“券商一哥”六位行業首席合作的研報被指抄襲!
7月28日,雪球用戶“01芯聞”發布文章《券商拆解特斯拉,報告裏忘寫的和寫錯的》,該用戶指出,中信證券7月18日發表的《從拆解Model3看智能電動車發展趨勢》研報中關於特斯拉逆變器部分沒有提供多少原創內容,而是直接抄襲了他之前的原創文章。
上述研報一度成為網紅研報,全文長達94頁,其中拆解內容多達80頁。據了解,該研報由中信證券研究部TMT和汽車團隊協同多家公司和機構對Model3標準續航版進行了完整的拆解,共耗時兩個月。
該研報陣容堪稱“豪華”,由中信證券雲基礎設施行業、科技產業、新能源汽車行業、汽車及零部件行業、計算機行業6名首席和2名分析師共同完成。
“01芯聞”稱自己為半導體和電動汽車某細分領域的工作者,並在其文章中多次表示其與特斯拉工程師聯係密切,例如“根據與特斯拉工程師的交流”、“筆者也有幸作為供應商,與多位特斯拉核心研發人員合作”等。
“01芯聞”在文章中指出,“研報30-32頁對特斯拉上一款車型Model S動力總成回顧,其內容和配圖幾乎都是從筆者之前的原創文章《特斯拉澎湃動力來自何方?》而來,僅是重組了語句,拆分了圖片。報告不但沒有給出引用出處,而且還把筆者原文中的一處筆誤也原封不動地複製到報告中。希望中信證券在下次引用時,至少找筆者校對一下。”
界麵新聞翻閱了中信證券研報和“01芯聞”原創文章,“01芯聞”所指控的抄襲涉及到研報30-32頁共四段文字和三張圖片,詳細比對文字內容後發現,“01芯聞”所述符合事實,研報30-32業大部分內容是對“01芯聞”原創文章相關段落與文字的拆分和重組,若《特斯拉澎湃動力來自何方?》為“01芯聞”完全原創,中信證券研報中的部分內容或涉嫌抄襲或洗稿。
對於上述指控,中信證券回複界麵新聞稱,在《從拆解Model3看智能電動汽車發展趨勢》的研報中,報告在第31頁已經明確標注了對於“01芯聞”觀點的引用。
研報確在第31頁最後一段明確寫出了“根據01芯聞拆解”,不過,這段內容已為“01芯聞”所指控抄襲的最後一段文字,中信證券的分析師並未從引用的第一段即說明內容援引自“01芯聞”的原創文章。
“01芯聞”還表示,研報的配圖也來自其原創文章。看研報後不難發現,中信證券的分析師的確從“01芯聞”微信公眾號粘貼並引用了相關圖片,因為研報第31頁有張插圖右下角恰好帶有“01芯聞”的微信水印。
中信證券對此解釋道,研報中圖35、圖36的資料來源標注為原始來源,即Damien Maguire和Turbo Electric,和“01芯聞”文章對應圖片標注的來源一致。
除了指出涉嫌抄襲的部分,“01芯聞”也指出了研報的一些不足,並探討了拆車一事對於行業的積極作用。
“01芯聞”表示,中信證券拆車研報還存在一些紕漏之處,包括在Model 3動力總成介紹內容中,出現了錯誤的配圖,其表示,中信證券“圖38為Model 3三合一之逆變器的驅動板,而非TPAK實際所處的位置。圖39中以D、C和R標識開頭的元件僅為TPAK驅動電路中的被動元件,其周圍的較大的銀色焊盤分別是TPAK柵極管腳和開爾文發射極管腳的焊接過孔,並非SiC MOSFET的放大圖”等。
“01芯聞”最後指出,雖然中信證券的這份Model 3拆解報告有一些疏漏之處(包括大量引用其原創內容),且有不少行業分析人士認為“作秀/噱頭”的成本居多,但是筆者還是希望有更多的券商能夠做類似這樣的田野調查,畢竟買一份Munro的全套Model 3拆解報告需要8.7萬美元。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