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第一會!北京市委書記發出動員令

撰文丨高語陽

2月5日,春節假期後的第一天,北京市召開2025年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對抓好各方麵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北京市委書記尹力指出,要積極作為、善作善成,紮實推動高質量發展,確保一季度“開門紅”,確保全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5年任務時強調,講求時機力度,各項工作能早則早、抓緊抓實,保證足夠力度。今年初,北京市已經圍繞一季度“開門紅”推出6項穩增長專項行動。如今,北京的“新春第一會”,聚焦高質量發展,市委書記發出動員令。

“首都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尹力要求,要在經濟穩中向好、科技創新引領、開放激發活力、提質增效惠民等方麵走在前列。

抓項目 擴大有效投資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

尹力在2月5日的會議上指出,要看到形勢依然複雜嚴峻、任務十分艱巨繁重。必須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主動識變應變,豐富政策措施;必須隻爭朝夕、真抓實幹,盯住每個季度,抓牢每個指標。

2024年,北京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5.2%,經濟穩中向好。做好今年工作,尹力要求,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推動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

抓項目、拉投資是“穩中求進”的重要抓手。

年初,北京市圍繞一季度“開門紅”推出6項穩增長專項行動,包括160項市、區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同時,北京還將繼續推出“3個100”市重點工程,包括100個重大科技創新及現代化產業項目、100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100個重大民生改善項目,總投資約1.4萬億元。

新項目建設已經拉開帷幕。1月22日,北京市2025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舉行,項目總投資超3400億元。北京各區也在積極落實項目建設。

項目是牽引,投資是支撐。

北京投資保障持續加力。去年四季度,北京提前下達100億元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在今年上半年持續轉化為實物工作量;年初北京市科技與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披露,2025年北京工業重點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將達1000億元,信息軟件業固定資產投資達900億元。

與此同時,北京還部署組織重大項目融資對接活動。1月24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聯合市委金融辦、人行北京市分行、北京金融監管局、北京證監局等部門召開2025年北京市重點項目融資工作會,共推介市區兩級重點融資需求項目116個,總投資約1609億元,近期融資需求約626億元。

強科技 布局未來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2月在北京考察工作時,明確了首都北京“四個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其中“科技創新中心”首次成為核心功能。

近年來,北京全力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效顯著。

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4年北京地區獲評國家科學技術獎58項、占全國28.7%,高被引科學家達431人次、居全球城市首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獨角獸企業數量均居全國各城市首位。

推動科技創新,首先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集中攻克“卡脖子”技術。

此前,北京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深入實施基礎研究領先行動和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已經創下多個“首位”:北腦二號填補國內腦機接口技術空白;全球首個通用人工智能體“通通”正式發布;2024年備案上線大模型105款、穩居全國首位;建成全國首個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實現全球首例純電驅全尺寸人形機器人擬人奔跑。

在提升關鍵共性技術、顛覆性技術攻關能力的同時,也要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布局未來產業。尹力在2月5日的會議上指出,要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要持續加大戰略性產業支持力度,圍繞未來產業建立長期投入機製。

新一年的布局已經藍圖初現。北京市科技與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介紹,2025年將研究製定未來產業投入增長促進政策,出台支持腦機接口、原子製造等領域發展方案,發布天工人形機器人2.0,加速商業星座組網建設,推動氫能通航飛機試飛、噸級無人機取證,高水平建設6G實驗室。

新的政策已經接連出台。1月下旬,北京出台《北京市支持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提出力爭通過3到5年時間,基本建成具有北京特色和國際競爭力的科技服務業產業集群;2月初,北京發布《北京市科技賦能文化領域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將突破一批文化和科技融合關鍵技術,推動文化領域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文化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促消費⠥➥𜷥ŸŽ市煙火氣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北京文旅市場迎來“開門紅”,假日旅遊市場多項指標創曆史新高。春節期間,全市接待遊客總量1758.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花費286.7億元,人均花費1630元。

春節期間,23個廟會燈會遊園會共接待遊客408.9萬人次。非遺成為2025年廟會的亮點之一,北京中軸線日均接待遊客42.4萬人次。

另外,全市博物館共接待遊客235.9萬人次,北京城市圖書館、大運河博物館、北京藝術中心共接待遊客11.8萬人次。

去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5年九大重點任務之首,凸顯了提振消費的重要性。會議指出,要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

對於北京而言,尹力在2月5日的會議上明確要求,要全方位擴大消費,加強文商旅體融合,創造多元化消費場景。“積極發展服務性消費,增強城市煙火氣。”

值得一說的是,北京文旅市場各區積極發力、十分熱鬧。春節期間,各區、各部門推出“廟會、非遺、演藝、冰雪、鄉村、聯歡、樂遊”七大類過大年特色活動2756場。

北京不僅圍繞境內遊客出台文旅消費促進活動和惠民措施,還緊抓入境遊發展機遇,用好免簽停留時間延長至240小時政策,打造東南亞、歐美、“一帶一路”和免簽國家入境首站。春節期間,北京入境遊呈現火爆態勢,接待入境遊客9.1萬人次,同比增長51.9%;實現入境旅遊花費9.3億元,同比增長52%;人均花費10179.9元。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