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824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1958年的一天,幾位曾經帶領誌願軍的首長來到遼寧視察工作,就在他們談話之餘,這幾位首長得知有個老兵在當地的糧倉當警衛,心裏很是激動,便提議去看看這位老兵。誰知這一去,這幾位首長竟然見到了“犧牲五年”的戰友許長友。這個戰友當初為什麽會被認為犧牲了呢?現在為什麽又會出現在這裏?他的背後到底有什麽故事?各位看官,不如動動發財的小手,點一下關注,讓我來為大家講述許長友背後的故事。
許長友, 1923年出生於遼寧東溝縣的佛爺嶺,土生土長的東北人。在那個時候,中國的局勢正處於混亂的狀態,外患有列強入侵,內憂有軍閥作亂,山河破碎,風雨飄搖,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之後,國內形勢並沒有因此而穩定下來。由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派要求一黨專政,實行獨裁統治,這與全國人民要求的民主和平的利益有衝突,再加上國民黨有美國的撐腰,而美國企圖通過國民黨的手來使中國成為它的地盤。國共關係一直不是和睦的,而解放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還是蔣介石的重慶談判,暴露了他“假和平”的陰謀,國民黨想要通過戰爭來解決問題。國內形勢再度緊張,解放戰爭由此拉開序幕。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個時候的許長友,不過是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他深知戰爭會給百姓帶來巨大的影響,家破人亡,流離失所都是很難避免的,他希望可以為老百姓做點什麽。這麽些年,他見過了野蠻無理的國民黨軍隊,當初國民黨為了擴張軍隊來村裏抓壯丁,名義上說隻要年輕力壯的成年男子,可是到了他們村裏,卻連十來歲的小孩子也不放過,許長友當時不在這裏,這才躲過一劫。許長友明白,軍隊不僅要有嚴明的紀律,更是要設身處地的為老百姓著想,隻有一切為人民服務的軍隊才是自己想要加入的軍隊。所以自己要參軍,那必須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
終於,在1947年,許長友有幸加入了解放軍。許長友在部隊刻苦訓練,為的就是能夠在戰場上多打倒幾個敵人,在各項訓練中,許長友的成績都非常出色,也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認可。在這段時間,許長友所在的軍隊前後也經曆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戰役,這些戰役對於打仗經驗為零的許長友來說自然是有一定的考驗的。
在錦州戰役的時候,許長友有幸參加了這次戰鬥,並且在這次戰鬥中表現不凡。在與敵人殊死搏鬥了一天一夜之後,戰爭進入了更為緊張的局麵。就在和敵人奮力搏鬥的時候,許長友不幸被敵人刺殺了左腿,頓時鮮血直流,浸透了褲子。許長友雖然感覺到痛,但這個時候正是戰爭的緊要關頭,他不想因為自己的原因而輕易下戰場。周圍的同誌看見許長友的腿血流不止,齊聲勸他趕緊下去,讓戰地醫生包紮一下。可是許長友卻說:“打仗受傷出血什麽的都是很正常的,我怎麽可以因為這點傷就下戰場呢!你們快別管我了,趕緊打吧!”戰友見許長友這樣說,也不能說什麽了。許長友身上雖然有重傷,但依舊咬牙堅持,奮戰在戰爭第一線。不知過了多久,勝利的號角終於吹響,解放軍戰士們歡呼著“我們勝利了。我們勝利了!”看到這些的許長友如釋重負,卻因為疼痛過度和失血過多而倒地不起。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衛生員的悉心照料和戰友們的互相幫助下,許長友的傷得到了好轉。很快,許長友就和戰友們一同加入了其他解放戰爭。許長友和戰友們在戰場上與敵人殊死搏殺,展現出了那代革命軍人堅強勇敢,不輕易言敗的革命精神。又因為許長友的表現出色,戰功赫赫,在這幾次戰役中先後獲得了5枚軍功獎章。這些獎章不僅體現了許長友出色的戰鬥能力,更體現了他一心報國的革命精神。
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為了自己的國家的利益,通過雅爾塔陰謀把朝鮮分為了兩半,形成了兩個政權。這兩個政權因為武力統一的問題進行了戰爭,以美國為首的軍隊竟然不顧國際法約,公然派兵幹涉朝鮮內戰,還借此用轟炸機侵略了中國的丹東等地。中國政府明白美國此次前來的目的,不僅僅是朝鮮半島,更主要的是與朝鮮為鄰的中國。我國政府當然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為了保衛家園,保衛和平,我國政府答應了朝鮮的邀請,參加了朝鮮戰爭,抗美援朝。
在國家有需要的時候,許長友和其他千千萬萬個人民子弟兵一樣,都是第一個站出來要求參加這次戰役的。1950年的10月份,我國的誌願軍跨過了鴨綠江,來到了朝鮮,他們中間有很大一部分是有多次作戰經驗的,還有一小部分是新兵,在這個特殊的時候,無論是否有作戰經驗,大家都積極踴躍的參加,這體現的正是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許長友也在這誌願軍的隊伍之中,他懷抱著必勝的信念,踏上了征途。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誌願軍和敵軍的首次作戰,也就是雲山戰鬥中,許長友在衝鋒的時候不幸被敵人灑落的炮彈擊中,最嚴重的是擊中的部位是腦部,如果不及時治療,後果可想而知。許長友自己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大敵當前,他怎麽可能輕易退下。為了能夠繼續戰鬥,許長友隻是簡單處理了一下傷口,然後用布包紮了傷口,便又衝鋒在前了。許長友可以克服傷口上的疼痛,是因為他的心裏有強大的信念,這個信念就是為了祖國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自己可以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1952年10月,在過去的多場戰役的結果來看,在地麵作戰的主動權已經逐漸被誌願軍所掌握,這給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造成了很大的困擾。為了扭轉戰局,敵軍做出了奪取高地的行為,這也是上甘嶺戰役打響的原因。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爭奪位於上甘嶺南段16高地的時候,許長友接到上級的指令,要進行一些為主力攻擊部隊清掃障礙的任務。先是破壞掉敵人封鎖的鐵絲網,這些鐵絲網會給誌願軍帶來很大的麻煩,必須要把它弄掉。清除鐵絲網聽上去好像很簡單,實際上危險係數很大,因為鐵絲網靠近敵軍那一帶,去清除就意味著你將完全暴露出你自己,敵人隻要注意到了,那可真是插翅難逃。而且鐵絲網並不是隻有一片的,敵軍為了保障自己戰地的安全,通常會布上一層又一層的網,這次許長友負責清除的網就有八層,難度係數非常的大。就在他帶領同班戰友剪斷了第二道鐵絲網,正在剪第三道鐵絲網的時候,敵人注意到了這裏的異樣,一束探照燈的燈光掃射過來,晃得許長友等人睜不開眼睛,就在同一時間,敵人投了幾發炮彈過來,萬幸的是敵人沒有完全投準,隻有一發炮彈落在了鐵絲網這邊。不過糟糕的是,就是這一發炮彈,擊中了許長友的腰部,還有一塊炮彈的表皮穿進了他的脊部,他頓時鮮血直流,因為失血過多,他曾多次昏迷。但是肩上擔負著的任務關係著其他戰友們的生死,也關係著這場戰役的走向,許長友心想,為了大家,為了戰爭的勝利,自己絕對不能在這裏就倒下了,一定要撐著,撐著!為了更好地清除鐵絲網障礙,他讓戰友給自己的傷口綁了塊布,把自己的生死拋之腦後,咬著牙往前爬。許長友的血灑在了沿路的泥土上,草叢中,更是灑在了戰友們的心裏,在最後一道鐵絲網剪斷的時候,許長友昏迷了過去。看著眼前這個虛弱不堪的人,那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們含著淚,把他背回駐地。
在經過衛生員的處理之後,雖然失血過多,但好在身體素質較高,一條命總算是保住了。上甘嶺戰役持續了幾十天,許長友並沒有因為這個傷就停止了戰鬥,在傷勢得到好轉之後,就馬上進入了戰鬥狀態。這次許長友的任務是組建爆破小組,主要是負責炸毀敵人的地堡。因為地堡是給槍支射擊提供場所的,如果不摧毀它們,將會給我方軍隊造成很大的威脅。因為地堡通常是由磚塊、石頭或者是一些鋼筋混凝土建成的,靠機槍掃射達不到摧毀它的地步,因而摧毀地堡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爆破。爆破意味著爆破手要穿過槍林彈火,接近敵人的地堡,對其進行爆破。這可謂是危險重重,不僅要承擔敵人炮火的威脅,更要緊的是,炮彈炸裂本身就有很強的衝擊力,會給爆破手帶來很大的安全威脅。許長友不是不知道任務的危險性,但是作為一名軍人,最不怕的就是困難。所以在他接到任務之後,很快就收拾好裝備出發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前行的過程中,許長友注意到距離我方戰士較近的地方,有一處修建隱蔽的地堡,由於角度問題,一般人難以看到這個地堡,但是這個地堡的存在給我軍帶來了很大的威脅。許長友沒有猶豫,當即拿出一個爆破筒,插進了地堡裏。地堡裏的敵軍應該是沒有料到誌願軍會來這麽一出,想要跑也來不及了,就隻能使盡全身力氣把爆破筒往外推。許長友見到這個樣子,立馬就用自己的身體頂住了爆破筒,用力把它推回去。就在爆破筒剛進去的時候,就聽見‘轟隆’一聲響,地堡被炸裂了。許長友和戰友們立即抬起機槍,衝向地堡裏,一邊掃射,一邊還用剛學的蹩腳英語對地堡裏的人說:“放下武器,我們不殺你們,我們是優待戰俘的!”這個時候敵人覺得情況不妙,便放下武器,雙手投降。
處理完戰俘之後,許長友繼續回來執行之前的任務。就在這個時候,敵人為了勘探情況,就從地堡裏丟了一個照明彈出來。許長友正愁找不到敵人的位置,這下可好,他迅速掏出一枚手榴彈,往地堡那個方向丟了過去。許長友因為之前腰部被炮彈炸傷,並沒有完全恢複,這個時候體力已經有點不支了。禍不單行,就在許長友準備向前攻擊的時候,敵人的一發子彈擊中了許長友的手臂。巨大的疼痛襲來,讓許長友一個踉蹌倒在了地上,戰友們看著許長友,讓他先到後方休息一下,但是堅持到了現在的許長友怎麽可能就這樣下戰場呢?就這樣,許長友把自己的傷口包紮之後,就帶著同班的戰士們衝向下一個地堡。就在許長友等人靠近地堡的時候,敵人也發現了他們,許長友趕緊抱著炸藥包,跳到了地堡上。許長友迅速地點燃了導火索,然後縱身往旁邊的坑道一躍。隨著一聲巨響,敵人的地堡瞬間被摧毀,但是炸藥的威力巨大,許長友也被震得不輕。當戰友們把許長友從坑道裏挖出來的時候,他已經渾身是傷,不省人事了。
因為傷情嚴重,再加上之前的舊傷疊加,許長友被送回祖國進行治療。回國治療之後,由於通信工具的不完備,又因為治病的原因,許長友輾轉了很多個地方,就這樣,許長友漸漸的和之前的戰友們失去了聯係。因為當時在戰場上的時候許長友就已經不省人事了,很多戰友聯係不到他,都以為他犧牲了。1953年,許長友從療養院回到了遼寧,在這裏成為了一名糧庫的警衛員。在這期間,他從來不向別人說過自己的赫赫戰功,隻是說自己是抗美援朝的誌願軍,大家對他也沒有過多的了解,隻知道他是一名軍人。直到1958年,當時帶領誌願軍的幾位首長來到遼寧視察工作,在和當地的負責人交流的時候得知,這裏有一位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誌願軍。這幾位軍區首長見到這名糧倉守衛之後,沒有一個不震驚的,原來這就是當初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立下了一等功的爆破英雄許長友,他並沒有犧牲,隻是和大家失去了聯係。
正是這次巧合,讓大家重新認識到一位戰鬥英雄,一名“最可愛的人”,戰爭年代,冒著槍林彈雨,他衝鋒在前,立下了赫赫戰功;和平年代,把榮譽悄然封存,他駐守糧倉,為民造福。這種淡泊名利的精神,顯示出了真正的英雄本色,許長友用自己的行動,樹立了共產黨人真正的標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