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澤明 夢(黑澤明暮年傑作,一部影射日本人的心理的電影)
黑澤明(黑澤明晚年代表作,影射日本心理的電影)
當你提到黑澤明時,你會想到哪部電影?也許是被無數粉絲奉為經典的《七武士》,也許是教科書《羅生門》,也許是影響了張藝謀一生的《影武者》,也許是如今已經過時的商業大片《椿三十郎》。
黑澤明的經典電影太多了,人們隔一段時間就拿出來重讀。但今天我就來說說黑澤明晚年的一部作品,並不為一般人所熟知。黑澤明導演生涯的倒數第二部電影,1990年上映,《夢》。
雖然《夢》在大多數人眼裏不是黑澤明導演生涯的巔峰,但絕對是黑澤明導演生涯中非常特別的一部電影。
與黑澤明的其他作品相比,《夢》不僅是黑澤明唯一的短片係列,也是他最個人化的影像表達。
太陽雨
一個小孩坐在他家門前,外麵正在下雨。收拾東西的時候,媽媽告訴孩子,這樣的雨天是禁止出門的。因為狐狸不希望人們在這樣的天氣裏看到他們的婚禮,如果孩子們看到他們會生氣。
盡管如此,這個好奇又貪玩的孩子還是出去看了狐狸的婚禮。被狐狸發現後,孩子逃回了自己的家,可沒想到,媽媽根本不讓孩子回家。他必須走到彩虹的盡頭去道歉,還刀,才能進屋。
孩子沒有別的選擇,隻能走到彩虹的盡頭,那裏開著五顏六色的花,一條美麗的彩虹,鏡頭定格在盡頭的這一幅油畫場景。
桃花源
弟弟在節日期間給妹妹和她的朋友送水,卻發現其中一個女孩不見了。弟弟好奇的問姐姐少的那個,姐姐說人沒少,總是那麽多人。經過反複確認,哥哥確定少了一個人,姐姐覺得不耐煩,把哥哥趕了出去。哥哥出門後找到了失蹤的女孩。
弟弟一路跟著來到一片田園,梯田裏全是木偶(一種以桃樹為靈魂的生物)。布偶說孩子家把田園詩地裏的桃花都砍了,判他不回家。
弟弟開始痛哭,但不是因為他不能回家,而是因為他很喜歡這個桃花源。他也因為木偶的遭遇和桃樹的消失而難過。
木偶們被孩子們的純潔感動了,跳著舞給他看。他們隻是跳著舞消失了,隻留下一棵柔弱的桃樹。
風雪
一支偵察隊在雪山中遭遇暴風雪。領隊一直鼓勵隊友前進,說電影冠軍就在不遠處,他們一定能到達那裏,永遠不會睡著。
但是雪太大了,隊員們一個個放棄了生的希望,摔倒了。直到最後,隊長堅持不住,躺在雪地裏,漸漸失去意識。這是一個出現在雪中的美麗女人。她撫摸著船長,想按住他不讓他起來。從開始到結束,隊長都在下意識的反抗和上升。最後,女人失敗了。她露出惡鬼的嘴臉,怒氣衝衝地走了。留給她的是強烈的暴風雪。
隊長完全恢複了意識,叫醒了埋在雪裏的隊員,營地離他們不遠了。
隧道
這是一個關於二戰反思的夢,也是電影《夢》中最熟悉的一段話。二戰戰敗後,一名日本軍官在回家的路上穿過一條隧道。在隧道裏,他遇到了他的部下,那些死在戰場上的士兵。他們排成一隊,昂著頭,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
麵對這些死人,船長痛苦地說:“看.我知道你的感受,但是.第三小隊已經全部陣亡,你們都在戰場上陣亡了。對不起,我沒死,但我活下來了。我沒有臉麵對你。我派你去戰場送死。都是我的錯。當然,我可以責怪一切.這場愚蠢的戰爭,但我不能。我也被敵人俘虜了,在戰俘營裏過著悲慘的生活,但是.現在.當我看著你.我感到同樣的痛苦。我知道你比我受的苦多,但老實說.我.我真的想和你一起死。相信我,我寧願去死。我感到同樣的痛苦。回去!回去安息吧!”
但是下屬沒有回去的意思。隊長隻能命令所有人轉回急行軍,最後看著部隊消失在隧道的黑暗中。
烏鴉
一位畫家在一家畫廊參觀梵高的作品,漸漸地他進入畫中,認識了梵高。此時的梵高並不被世人所理解。他說他像火車頭一樣不停地跑,在生命中僅剩的時間裏不停地畫畫,沒有時間和畫家聊天。
梵高自己走了,畫家一直在他的畫中追尋梵高。畫家終於追上了梵高,但他沒有上前打擾他畫畫,隻是在遠處摘下了帽子。
紅色富士山
遠處,富士山的冰雪融化了,像火山的岩漿一樣生成,城裏的居民逃到了街上。整個場景充滿了無盡的混亂,就像世界末日的來臨。
一個年輕人通過一位科學家和一位女士的對話得知,日本的核電站發生了爆炸,整個城市都受到了核輻射的汙染。三個人試圖逃跑,最後逃到了海邊,也就是日本的邊境。他們無路可走。
毒雲一步步向他們逼近,科學家們絕望地摘下眼睛跳海自殺。年輕人不想就這樣死去,於是脫下衣服,盡力扇走毒氣,但這一切都是螳臂當車,有毒的紅色氣體不慌不忙地纏繞著他。
哭泣的魔鬼
第七個夢可以看作是
是上一場夢的續集,化學的輻射讓世界變成了一片廢土,一個正常人類在廢土裏遇見了一個人形怪物。怪物告訴他人類已經被輻射成了長著畸角的食人魔,每當夜幕降臨他們便會痛苦至極哀嚎慘叫,他們希望死亡但卻沒人可以殺了他們,食人魔隻能不斷的承擔痛苦直到永遠。
而雙角和三角的食人魔還會欺壓獨角食人魔。整個人類社會已經徹底的不複存在,隻剩下弱肉強食的惡魔和因輻射而巨大化的向日葵。
這場夢的結尾,夜幕降臨下的食人魔追逐著做夢的人,仿佛一個永遠也醒不來的噩夢。
水車之村
一個城裏來的青年來到了一個村莊,這裏沒有一絲城市化的氣息甚至沒有電力,仿佛世外桃源一般幹淨的不像這個時代的存在。
這裏的人們歡快而又友善,絲毫不覺得城市化的落後是什麽損失,反倒厭惡所謂的大都市,而這裏的人也都非常長壽。
青年來的這天剛好趕上了一場葬禮,相比較於其他葬禮的悲傷籠罩,這個村莊的葬禮無比的輕鬆歡快,活著的人都為死去的人回歸自然的擁抱而感到快樂。這樣的一幕讓年輕人深受影響。
《夢》是黑澤明的八個夢,也是他和所有日本人這一生的夢。我們能在前兩個夢裏看到一個孩子對於傳說故事的著迷,對於自然美好逝去的失落,甚至是對武士道精神的恐懼。我們也能在第三個夢裏具像化的看到人類的求生意誌是多麽的強大。
我們可以從第四個夢見識到黑澤明安一代人對於戰爭的反思與厭惡,也能在第五個夢裏理解天才的偉大與偏執。
第六第七個夢讓人看到了古稀之年的黑澤明對於社會進步的反思,對於人類行為的思考,對於日本未來甚至是人類未來的擔憂。
我們最後也在第八個夢裏看到了這位傳奇一生的導演返璞歸真,向往自然的一麵。
《夢》或許是黑澤明最直白樸素最不需要深度思考的電影,甚至是說教意味最重的一部電影,但它也是黑澤明眾多電影中觀感最舒服也最能接近這位偉人的思考的電影。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