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
原標題:成本十幾元,售價上千元?!中國這家“值錢”企業被蘋果手機瘋狂追捧。。。
在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著重提到要加強製造強國的建設,推動新材料產業的發展。
有一種白色的粉末要一千多塊錢一克,貴比黃金,如今的新款手機顯示屏裏用的都是它,誰掌握了這種粉末顯示技術,誰就掌握了未來的顯示屏市場,而這種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就誕生在廣東一家默默無聞的公司裏。
成本十幾元 售價上千元 這家“值錢”的企業被蘋果手機追捧
2017年9月13日,手機行業風向標,蘋果公司發布了iPhone X新款手機。與傳統LCD屏幕不同,iPhone X采用了一種叫做OLED全麵屏的設計。蘋果公司表示,相比液晶屏,OLED色彩非常鮮豔,耗電更低,能展現出令人驚豔的顯示效果。
2018年1月,LG公司展示了一款能將屏幕卷起來的電視,它的屏幕像投影布一樣,不使用時可卷到一個音箱大小的盒子裏;而三星的這款手機折疊起來是手機的形態,打開來則儼然一部平板電腦。這些充滿科技感的屏幕,利用的都是叫做OLED的顯示屏技術。受到眾多廠家熱捧的OLED顯示屏,究竟是怎麽造出來的呢?
這些五顏六色的細小粉末,就是OLED技術的最核 心材料。看起來好似麵粉一般,可是它們每一克的價值卻是黃金的三倍。當把這些金貴的粉末像水蒸氣一樣蒸發到麵板上,在納米級的精密加工組合後通電,就可以發出耀眼的光芒,突破傳統液晶所無法達到的顯示效果。而實現這一切的地點,是中國廣東省佛山市。
廣東佛山一家高科技企業的保密實驗室裏,阿格蕾雅公司的研發人員正在測試新設計的OLED粉末的性能。製作OLED粉末的原料每克成本不過十幾元,而製作完成的成品則要每克賣到上千元,這裏麵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實驗室對於分子結構的獨特設計。分子結構越好,製作成的OLED材料就越優秀。而誰能引領這一粉末技術,誰就可以占領手機、電視、顯示器、可穿戴設備等幾乎所有領域未來的屏幕。這家中國企業今天要實驗的就是3種不同的分子結構,科研人員希望通過實測尋找到最優方案。
戴雷,中科院物理所博士。也是眼前這家名為阿格蕾雅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他畢業後拒絕了很多待遇優厚的工作機會,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自負和理想主義,在佛山開始了自己在OLED材料上的創業。
廣東阿格蕾雅公司總經理 戴雷:我覺得中國的研發做得非常前端,可是研發和產業間你會發現一個非常大的斷層。作為這個材料行業的一個研發者來說,這是一個不可接受的,也很難理解的現象。
五年磨一劍 中國OLED上市 歐美價格應聲跌去一半
戴雷開始創業的2005年,在顯示領域占據主流的還是傳統的顯像管技術,新興的液晶顯示正在市場上攻城掠池。
讓戴雷倍感壓力的是,國外的顯示巨頭當時已經牢牢地樹起了技術壁壘,同類產品利潤率最高可達50%以上,而中國才不足10%,中間巨大的差距就是中國不得不支付巨額專利費用。而如果要實現彎道超車,就必須獨辟蹊徑,但這是一個十分冒險的決定。
因為在當時OLED的前景很不明朗,全世界開發OLED的企業很少,市麵上甚至沒有一款可以量產的OLED產品,更沒有人知道這個技術能否最終走向大眾。
五年過去了,OLED依然沒有盈利。這個略顯年輕的技術似乎隻是空中樓閣。但它在技術上的優勢,還是給了戴雷無限的想象空間。
戴雷:OLED可以做成透明顯示的一個屏,在未來的一個智能櫥窗,或者智能廣告窗方麵有一個很好的適應場景。
2010年,三星推出搭載OLED屏幕的GALAXY係列手機,取得火爆銷售成績,整個顯示行業開始看到OLED的巨大潛力。戴雷敏銳地意識到,自己的機會終於等來了,手握粉末技術,他迅速決定從實驗室走向工廠量產,在廣東佛山這個中國傳統的世界工廠之地,戴雷開始動手建設了團隊的第一個工廠。2013年,國內第一批OLED原材料生產線,在佛山運轉起來。
今天,戴雷來到廣東汕尾,回訪這裏的客戶。這是國內一家很早從事OLED顯示麵板的廠商,這裏生產的OLED麵板已經應用在華為智能手表、小米手環、汽車儀表盤上。而要想造出OLED麵板,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OLED粉末,他們將近一半的原材料都來自阿格蕾雅。
信利半導體公司LCD事業部部長 何會樓:目前來說它是替代了我們以前從日本、台灣,甚至歐美進口的一些材料,產品價格降幅超過一半以上。
廣東阿格蕾雅公司總經理 戴雷:我很樂觀地想,再進行十年甚至二十年,中國的基礎材料和高端材料這兩個方向一定會在世界的前列。
更多的競爭,其實就是技術水平上的你追我趕,誰站在第一的位置,誰就能占領更大的市場。默默無聞的阿格蕾雅正是奔跑在技術驅動的道路上,演繹著隱形冠軍的中國夢。
中國製造期待更多的“隱形冠軍”
在單一的產品領域,做到世界最高的水平,這或許是很多企業家最大的夢想,而擁有眾多這樣的冠軍企業,則是一個製造大國最大的夢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中國要建設成為一個科技強國和質量強國。與大公司相比,這些隱形的冠軍企業不求多元化,將有限的資源聚焦在一個專業領域上,從而在競爭的紅海中勝出。再大的宏圖,也是由每一個細小的單元構築而成。一個強大的製造大國,最終也是由無數冠軍企業組建而成,中國製造需要這樣的企業,質量強國也需要這樣的企業。
責任編輯:張建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